框架理论的三个层次

框架理论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个体认知层、组织传播层和社会文化层,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信息传播和意义构建的完整体系。

  1. 个体认知层
    个体认知层关注的是个人如何通过既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框架来理解和解释信息。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会不自觉地调用已有的经验、价值观和认知模式,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解读。这一层次的框架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2. 组织传播层
    组织传播层研究的是媒体、机构或团体如何通过特定的叙事方式、语言选择和报道角度来塑造信息的呈现方式。例如,新闻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可能采用不同的框架(如冲突框架、责任框架或人情框架),从而影响受众的认知和态度。这一层次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信息传播中的权力关系和议程设置。

  3. 社会文化层
    社会文化层探讨的是框架如何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和演变。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会影响社会整体的认知框架,进而影响公众对某些议题的普遍看法。例如,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能导致对同一国际事件的不同解读。

理解框架理论的三个层次,有助于更全面地分析信息传播的机制,以及个体、媒体和社会如何共同参与意义的构建。

本文《框架理论的三个层次》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53121.html

相关推荐

标准体系框架图

​​标准体系框架图是一种结构化工具,通过图形化方式描述系统中各组件关系与交互逻辑,关键亮点在于其层次化设计、标准化符号应用及多领域适配能力。​ ​ 标准体系框架图通过分层结构将复杂系统拆解为逻辑层级,例如基础通用层提供底层支撑,技术实现层聚焦流程转化,应用服务层连接实际场景。各层级间通过箭头或接口符号明确数据流与控制流方向,例如国家数据标准体系中的“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技术-融合应用”三级链路

2025-05-08 高考

中国法律体系的框架

中国法律体系框架以宪法为根本法统领,形成覆盖全面、层级分明的制度网络,具体构成如下: 一、核心层级结构 宪法 国家根本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公民基本权利等核心内容,所有法律均不得与之抵触。 法律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分为基本法律(如《民法典》《刑法》)和普通法律,形成完整法典体系,体现程序严格性和动态适应性。 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

2025-05-08 高考

框架体系的优点

框架体系的主要优点如下: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 框架结构通过梁柱框架实现空间分隔,可自由调整房间布局,适应不同功能需求,尤其适合大空间建筑。 建筑立面处理方便 结构体系对建筑外观影响较小,便于设计多样化立面造型,提升建筑美观性。 施工周期短、成本较低 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吊砖次数多,可缩短工期;且材料用量相对较少,造价低于剪力墙等体系。 抗震性能较好 合理设计可满足消防和抗震要求

2025-05-08 高考

框架体系

​​框架体系是SEO的核心骨架,它决定了内容能否被Google识别为高价值并优先推荐。​ ​ 其关键在于构建符合EEAT标准(​​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 ​)的结构化策略,而非单纯堆砌关键词或技术优化。 ​​经验(Experience)​ ​:内容需体现一手实践,例如框架设计案例或真实数据验证。避免通用模板,展示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如“如何通过XX框架提升30%页面速度”。

2025-05-08 高考

框架等级划分

框架等级划分是一种用于评估、分类和描述不同教育或技术成果的标准化工具,广泛应用于教育、职业教育、技能认证和技术成熟度等领域。通过明确的等级划分,框架等级划分能够有效促进不同类型成果的互认与转换,为学习者、教育机构及劳动力市场提供统一的参照依据。 1. 教育领域的框架等级划分 教育领域的框架等级划分主要用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成果的认定与衔接。例如

2025-05-08 高考

框架结构按承重体系分为哪几类

框架结构按承重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结合不同方向的主梁布置特点及优缺点: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特点 :主梁沿横向布置,横向框架数量较少,竖向连系梁截面较小。 优点 :增强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利于通风和采光。 缺点 :主梁截面较大,限制大空间建筑净空。 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特点 :主梁沿纵向布置,横向连系梁截面较小。 优点 :大空间建筑净空较大,房间布置灵活。 缺点 :房屋横向刚度不足

2025-05-08 高考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有哪几种

​​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主要分为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和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三种。​ ​ 横向框架承重在横向上设置主梁、纵向上设置联系梁,楼板支承于横向框架上。这种方案显著增强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优化通风采光,但需注意因主梁截面较大可能导致结构层高增加。纵向框架承重则通过纵向主梁和横向联系梁的结合,使楼面竖向荷载主要纵向传递。该方案为大空间建筑提供灵活布置可能及更大净空高度,但横向刚度相对较弱

2025-05-08 高考

框架结构设计方案

框架结构设计方案需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及环境因素,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设计原则 安全性 :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及极限状态下具有承载力、稳定性和刚度,满足抗震、抗风等要求。 经济性 :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材料用量和施工工艺,降低工程成本。 适用性 :根据建筑功能(如办公、商业)和场地条件,灵活布置结构体系。 耐久性 :选择耐久性材料,考虑长期环境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二

2025-05-08 高考

什么是框架结构图

框架结构图是一种用于直观展示系统、项目或概念中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可视化工具,通过层级或模块化形式 ,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复杂结构的逻辑与功能。它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企业管理、教育等领域,是梳理信息、优化流程的重要方法。 核心特点 框架结构图以简洁的图形(如方框、箭头、树状分支)呈现元素间的从属、关联或流程关系,例如软件开发中的系统架构图或企业组织架构图。其优势在于降低认知门槛

2025-05-08 高考

框架式的指标体系有哪些

统计指标、学科评估、企业绩效 框架式指标体系是指通过多层次结构将指标进行分类和关联,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评价模型。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统计指标体系 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 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失业率等,用于衡量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与民生水平。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 包括就业稳定性、职业满意度、薪资水平等,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 绿色消费衡量指标 通过消费结构

2025-05-08 高考

公司框架分为几类

公司框架的分类主要依据组织架构类型和管理模式,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按组织架构类型分类 直线制 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实行垂直领导,下属只接受单一上级指令,责任明确但可能缺乏专业支持。 职能制 通过职能部门(如市场、财务等)分工管理,各职能机构可跨部门指挥,适合专业性强的业务。 直线-职能制 结合直线制与职能制优点,既保留统一指挥,又引入专业管理支持,适用于中大型企业。 事业部制

2025-05-08 高考

框架体系的优点有哪些

框架体系的主要优点如下: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 框架结构通过梁柱框架实现空间分隔,可自由调整房间布局,适应不同功能需求,尤其适合大空间建筑。 建筑立面处理方便 结构体系对建筑外观影响较小,便于设计多样化立面造型,提升建筑美观性。 施工周期短、成本较低 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吊砖次数多,可缩短工期;且材料用量相对较少,造价低于剪力墙等体系。 抗震性能较好 合理设计可满足消防和抗震要求

2025-05-08 高考

框架结构分含几种类型

框架结构主要分为‌5种基本类型 ‌:‌门式刚架、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 ‌。每种类型在建筑承重体系、空间布局和抗震性能方面各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高层建筑等不同场景。 ‌门式刚架 ‌ 由变截面柱和梁刚性连接构成,跨度大且用钢量省,适合单层工业厂房、仓库。其特点是节点构造简单,施工速度快,但横向刚度较弱,需增设支撑系统抗侧移。 ‌排架结构 ‌ 柱顶与屋架铰接,柱脚与基础刚接

2025-05-08 高考

论文的理论框架是指什么

论文的理论框架是指研究者为解释研究问题而构建的理论性结构,它通过整合相关理论、概念和变量关系,为研究提供逻辑支撑和理论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理解: 核心定义 理论框架是研究的基础结构,用于说明研究问题中各概念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非简单罗列理论。它通过系统性整合已有理论,形成对研究问题的解释性模型。 结构组成 理论基础 :基于经典理论(如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或学科知识

2025-05-08 高考

理论框架怎么写

撰写论文理论框架是学术写作中的关键步骤,其核心在于通过理论体系支撑研究问题。以下是具体方法与要点: 一、理论框架的核心要素 关键概念定义 从研究问题中提炼核心术语,并为每个概念提供明确定义。例如,在研究客户忠诚度时,需界定“客户满意度”“后续购买意愿”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相关理论整合 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如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或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2025-05-08 高考

卫生体系框架的6个组成部分

卫生体系框架的6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度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核心功能整合、价值规范整合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协同的卫生体系,能够全面提升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制度整合 通过完善卫生政策法规,建立统一的制度框架,确保卫生服务在不同层级、不同机构间协调一致。 组织整合 优化卫生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加强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协作,形成分工明确

2025-05-08 高考

框架理论是新传的理论吗

是 框架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尤其在新新闻传播研究中具有显著地位。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说明: 一、理论定义与起源 核心概念 指媒体通过选择、强调、重组信息来建构议题的“意义框架”,从而影响受众对议题的理解和价值判断。 理论渊源 最早由人类学家G.贝特森在1955年提出元传播概念,强调符号传递的规则性; 20世纪80年代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形成“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分支。 二

2025-05-08 高考

理论框架包括哪几部分

理论基础、概念界定、逻辑结构 理论框架是学术研究中用于解释和预测现象的结构化工具,其构成部分需结合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与逻辑结构三方面内容。具体可分为以下核心要素: 一、理论基础 相关理论流派 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经典理论(如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心理学中的认知框架理论等),并分析其解释逻辑。 理论分歧与创新点 识别主流理论中的争议点或未解之谜,以此作为研究的突破口。 二、概念界定 核心概念定义

2025-05-08 高考

框架理论创始人是谁

框架理论的创始人是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核心贡献者 马文·明斯基是框架理论的创立者,他结合了贝特森和戈夫曼的理论,提出了框架的核心概念。 理论发展脉络 框架概念最初由贝特森在1955年提出; 戈夫曼于1974年将其引入文化社会学,强调框架作为社会现实的主观解释工具。 理论核心 明斯基认为框架是人们存储和理解现实世界的认知结构

2025-05-08 高考

论文理论框架模板

​​论文理论框架模板是构建学术论文的核心支柱,通过逻辑清晰的模块化设计确保论证严谨性与可读性——关键亮点包括问题提出、理论支撑、方法设计、数据分析及结论总结五大板块,各环节相辅相成形成闭环结构。​ ​ ​​问题提出​ ​需开篇点明核心议题,结合现实或理论背景阐明研究价值,例如某领域现存缺陷、技术缺口或趋势预测,同时明确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理论支撑​ ​要求系统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理论依据

2025-05-08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