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涵盖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范、隐患管理及应急处理等方面: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
核心原则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按职责分工负责安全工作。
-
责任划分
-
企业负责人:全面领导责任
-
分管负责人:直接领导责任
-
车间/班组:执行与监督责任
-
员工:遵守操作规程与隐患报告责任。
-
二、安全操作规程
-
设备与作业规范
-
电气设备需接地保护,禁止超负荷运行;
-
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密闭型设备,湿手操作禁止触电。
-
-
特殊工种管理
锅炉、焊接等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定期培训。
三、隐患与风险管控
-
隐患排查
定期检查生产设备、消防设施等,建立隐患登记与整改制度,重大隐患需上报上级。
-
风险分级管理
对原材料、化学品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专项防控措施。
四、应急管理
-
事故处理原则
遵循“四不放过”(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等),建立事故调查与报告机制。
-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火灾、地震等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逃生与处置流程。
五、安全培训与教育
-
三级安全教育
新员工需接受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
持续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更新,强化员工风险意识。
六、监督与奖惩
-
监督机制
保安部门负责日常巡查,设立安全监督岗位,建立违规行为记录。
-
奖惩措施
对安全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奖励,对违规行为依规处罚。
以上制度需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并定期修订完善,确保与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