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避税兼职不仅不可靠,而且是违法行为,轻则面临高额罚款,重则承担刑事责任。 这类兼职通常以“高回报”“无风险”为诱饵,实际可能涉及洗钱、诈骗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参与者将沦为犯罪工具,后果远超收益。
-
法律风险明确:用个人银行卡帮他人避税属于偷逃税款或洗钱行为,违反《刑法》第201条(逃税罪)和第191条(洗钱罪)。例如,山东一男子因提供银行卡“帮主播避税”被刑拘,最终因帮信罪获刑。
-
操作陷阱重重:所谓“线下安排”常伪造营业执照等文件骗取信任,实际资金流向不明。参与者不仅需承担法律责任,还可能被卷入电信诈骗,导致银行卡冻结、征信受损。
-
后果远超预期:一旦涉案,将面临“两卡”惩戒:5年内禁用移动支付、限制银行业务,甚至影响子女考公。即便补缴税款,刑事责任仍难免除。
-
高回报实为骗局:月入数万的承诺实为犯罪分成,案发后需全额退赃并处罚金。律师指出,此类案例中组织者难以追责,账户持有人反而成为主要追责对象。
总结:任何要求提供银行卡、代收资金的“避税兼职”均为非法,切勿因小利触法。合法收入应通过正规税务筹划实现,而非参与灰色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