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需从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监管等环节入手,结合法规要求与技术措施,确保全流程可控。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采购与运输环节
-
严格供应商资质审核
要求供应商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运输资质证照,并通过高清照片留存备案,避免使用无资质车辆运输(如用菜车拉盐酸)。
-
运输安全规范
易燃液体运输需配备冷藏厢,GPS定位每5分钟刷新一次,避开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
二、储存与使用管理
-
分类储存与设施要求
-
强酸强碱类化学品需用紫外灯验证防伪码,防止回收瓶混入。
-
过氧化钠等暴脾气化学品单独存放,硝酸铵仓库设置除湿机(湿度≤45%)和温控报警器。
-
甲类库房地面铺导静电胶垫,墙角放置吸附棉。
-
-
领用与操作规范
采用双人双锁、生物识别+电子领料单制度,乙醇等易燃液体使用接地金属容器,避免塑料桶。
三、应急与监管体系
-
完善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事故预防、预警、响应及恢复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准备充分。
-
强化风险监测与管控
-
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需配备紧急停车系统,数据记录保存≥30天。
-
通过智能化平台(如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系统)实时监控风险,实现部省数据共享。
-
四、法规与人员培训
-
依法依规管理
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职责分工。
-
提升人员素质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重点考核关键岗位人员学历资质(2025年复核率达60%以上),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化降低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保障生产与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