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前会内容记录的核心在于明确任务分工、传递安全规范、同步工作进度三大关键点,需通过结构化模板完整保留会议要点并方便后续追溯。以下为班前会记录的具体规范及范文参考方向。
1. 基础信息固定化
记录需包含日期、时间、参会人员名单及缺席说明(如“张某某因设备调试请假”)。示例片段:
2024年3月18日 8:15-8:30 | 车间班组全员到齐(应到12人,实到12人)
2. 任务分解明确到人
逐条列出当日生产指标、责任岗位与验收标准,避免模糊描述。范文段落参考:
①流水线A组今日目标完成300件成品组装,王某某负责物料供应频次检查(每小时1次);②李某某9:30前完成设备预热校准,压力值需稳定在0.8-1.2MPa区间。
3. 安全要点可视化
突出高风险环节的控制措施,记录需包含防护器具检查结果。例如:
切割作业区通风系统已测试正常,赵某某领取护目镜6副(编号CZ203-208),使用前需核对气密性。
4. 问题反馈闭环处理
遗留问题需标注处理进度与新问题的对接人,如:
昨日包装机卡料问题已由维修组更换输送带(维修单号WX24031801),今日由孙某某跟踪测试3批次无异常后闭环。
班前会记录应实现3个核心价值:工作指令可回溯、责任界定有依据、经验沉淀成标准。建议采用电子表格归档(按日期/产线分类),重点内容用颜色标注,每周汇总高频问题生成改进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