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做一对一培训的合法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不违法的情形
-
非学科类培训
若培训内容属于非学科类(如艺术、体育、科技等),且未涉及学历教育,一般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
-
教师个人行为(非机构性质)
在职教师以个人身份(非通过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一对一辅导,若未涉及有偿补课或利益互换,通常不违法。
二、违法的情形
-
学科类有偿补课
-
在职教师利用寒暑假等法定假期进行学科类有偿补课,违反《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规定。
-
若以“家教”名义进行学科类培训,可能被认定为“钻政策空子”,同样受处罚。
-
-
违规组织形式
- 将个人辅导包装成“一对一补习班”,且未取得教育部门审批或未办理相关许可证,可能被认定为违法经营。
三、注意事项
-
资质要求 :若涉及学历教育或较大规模培训,需依法办理办学许可证,并确保教师具备相应资质。
-
利益冲突 :教师不得与家长进行利益互换,否则可能面临纪律处分或法律责任。
-
政策风险 :当前“双减”政策对学科类培训有严格限制,建议提前咨询教育部门,避免因政策调整影响合规性。
个人做一对一培训的合法性需结合培训性质、规模及是否涉及学科类内容综合判断,建议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违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