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月是每年的6月,这一全国性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等形式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其前身是1980年至1984年的“全国安全月”(5月),后经1991年“安全生产周”演变而来,2002年起正式确立为6月“安全生产月”,并延续至今,每年围绕不同主题展开。
- 历史沿革:1980年国务院首次设立5月为“全国安全月”,后因调整暂停;1991年改为5月“安全生产周”,2002年升级为6月“安全生产月”,形成固定机制。
- 核心目标:聚焦“安全责任”“生命至上”等理念,通过主题活动(如“安全宣传咨询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增强公众应急能力。
- 近年主题:2023年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2024年强调“畅通生命通道”,体现从理论到实操的深化。
- 社会影响:结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行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媒体监督的立体化安全治理模式。
当前,安全生产月已成为中国安全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议公众关注6月官方活动,学习应急技能,共同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