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安全日以“筑牢防线,共建共享安全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与数据安全四大领域,强调全民参与和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创新宣传形式与科技赋能,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普及化、精准化与常态化,助力构建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
科技安全成为核心议题。2025年国家安全日重点解读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安全应用规范,引导公众认识技术滥用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例如,生成式AI的深度伪造技术防范、关键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能力建设等内容,将被纳入教育宣传范畴。网络安全防护升级。针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手段,活动将推广个人隐私保护工具使用方法,揭露新型钓鱼攻击、勒索软件等威胁形式,并强化企业数据合规意识。通过模拟演练与案例解读,提升公众应对网络威胁的实战能力。
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联动。结合近年来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国家安全日将普及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倡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的伦理边界与应用场景成为科普重点。数据安全全民化。随着数据要素重要性提升,活动着重解读《数据安全法》实施细则,指导个人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并剖析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管控逻辑,推动形成“数据主权”共识。
国家安全教育正向精准化迈进。2025年宣传活动创新采用虚拟现实模拟、互动问答游戏等技术手段,针对青少年、老年人、企业管理者等不同群体定制内容。社区安全角、校园公开课等线下场景与短视频、直播等线上渠道形成传播矩阵,构建全年持续性教育生态。公众可通过官方平台参与安全风险评估测试,获取个性化防范建议。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国家安全意识培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型,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