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人物头部比例的关键在于掌握"三庭五眼"法则:将面部纵向分为发际线到眉心、眉心到鼻底、鼻底到下巴三个等分区域;横向以眼宽为单位,面部宽度约为五只眼睛的距离。
-
确定基本轮廓
用圆形作为头部基础形状,下巴部分略微收尖形成鹅蛋形。注意成年人的眼睛位于头部中线位置,儿童的眼睛位置则略偏下。 -
划分三庭比例
- 上庭:发际线至眉毛上缘
- 中庭:眉毛上缘至鼻翼底部
- 下庭:鼻翼底部至下巴尖端
这三部分高度应基本相等,鼻底到下巴可再细分为人中(1/3)和下巴(2/3)。
-
标注五眼间距
正面平视时,两内眼角间距=单只眼宽,外眼角到耳廓边缘≈一只眼宽。耳朵上缘对齐眉毛,下缘对齐鼻底。 -
调整动态角度
仰视时下巴拉长、发际线下移;俯视时头顶显露更多、下巴缩短。侧脸时注意鼻尖到下巴的倾斜线通常与额头倾斜线平行。 -
细化五官定位
嘴缝位于鼻底到下巴的1/3处,嘴唇厚度约占下庭1/5。眉毛尾部延伸至鼻翼与外眼角的延长线上。
掌握这些比例后可通过夸张调整形成不同风格,但写实绘画中保持基础比例能大幅提升人物协调性。练习时可先用辅助线网格校准,熟练后逐步脱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