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15国家安全日”聚焦“统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筑牢高质量发展屏障”,核心亮点包括:强化数字化转型中的网络安全防线、突出生物安全与公共健康的协同治理、深化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的统筹、推动科技安全与自主创新的深度融合,以及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数字化转型中的网络安全新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规模扩大,能源、金融、通信等关键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攻击重点。2024年国家安全主题强调构建“全链路防护体系”,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全周期,并通过人工智能风险监测平台识别潜在漏洞,应对勒索软件、供应链攻击等新型威胁。与此数据主权立法加速,明确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保障国家核心数据资源安全。
二、生物安全与公共健康风险联防联控
新发突发传染病、基因编辑技术滥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2024年政策提出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动态评级机制,强化高风险生物技术研发的伦理审查,并推动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与基层医疗网络直连,提升“早发现、快处置”能力。粮食种子基因库安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也被纳入常态化管理。
三、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的平衡策略
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安全从单一的供给保障转向多能互补体系。2024年重点布局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例如钠离子电池、氢能储备设施,并加强稀土等战略矿产资源的供应链韧性。针对极端天气增多的趋势,电力、油气基础设施的防灾改造标准全面提升,确保极端情境下的能源供应稳定。
四、科技安全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坚
美国对华技术限制加剧背景下,国产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科学仪器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被列为国家安全优先事项。2024年政策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激励企业联合科研机构攻关,同时完善技术出口管制清单,防止关键科研成果流失。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伦理规范与风险评估框架同步出台。
五、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
从“被动知晓”转向“主动参与”,2024年通过模拟网络攻防演练、生物安全科普进社区、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等场景化宣传,增强公众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教育部门试点将国家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编程、科学课程,培养青少年风险辨识能力。
国家安全是系统工程,需兼顾“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2024年国家安全日主题提醒,个人、企业、行业需在日常中识别风险切口,例如规范数据使用、举报可疑生物样本交易、节约战略资源等,凝聚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