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日是每年4月15日设立的全民教育日,旨在增强公民国家安全意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16大领域,核心要求包括举报危害行为(如拨打12339)、警惕间谍活动、遵守保密法规,并通过全民参与筑牢安全防线。
-
设立背景与法律依据
2015年《国家安全法》明确将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5年正值该法施行十周年。国家安全定义为涵盖政权、主权、领土完整及人民福祉等多维度的安全状态,并随社会发展扩展至生物安全、极地安全等新兴领域。 -
国家安全的核心领域
包括传统安全(政治、军事、国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网络、生物、生态安全)。***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构建“五大要素”和“五个统筹”框架。 -
公民责任与行动指南
- 禁止行为:不拍摄军事设施、不泄露国家机密、拒绝境外势力渗透。
- 主动作为:内网设备规范使用、社交平台谨慎发言、发现线索立即举报(电话12339或网站http://www.12339.gov.cn)。
- 日常警惕:防范网络攻击、识别间谍诱导、**分裂言论。
- 教育日的实践意义
通过宣传活动(如社区讲座、校园竞答)推动全民参与,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强化“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共识,形成维护安全的常态化机制。
维护国家安全需从点滴做起,既要增强法治观念,也要提升风险辨识能力,共同构建“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社会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