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源于上古岁首祭祀,距今4000余年。
-
农耕文化根基:甲骨文中的“年”字为“人背禾谷”,象征丰收庆典,夏商时期已有岁首祭祀活动,感谢神灵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
传说与演变:虞舜时期祭拜天地被视作岁首起源,汉代明确正月初一为新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后固定为春节。
-
驱邪纳吉习俗:年兽传说推动贴红联、放爆竹等习俗,西周起祭祖祈福成为核心,唐代发展为全民狂欢节日。
-
现代定型:辛亥革命后公历元旦与农历春节分离,1949年新中国正式确立“春节”名称,保留团圆守岁等传统。
春节浓缩了中华农耕文明与家族伦理,至今仍是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