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15项硬措施,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安全生产责任
-
党委需承担促发展保平安政治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
主要负责人要主持常委会分析安全形势,研究重大监管问题;
-
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确保政策落实。
二、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
-
政府需将安全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
-
主要负责人要按要求研究解决安全问题,提出有效措施;
-
安委会要实现实体化运行,排查隐患,协调跨区域安全工作。
三、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
-
遵循“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原则,明确职能交叉领域监管责任;
-
建立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及时评估监管能力,强化薄弱环节;
-
应急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部门间协同监管。
四、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
-
对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和监管人员依法追责;
-
严格问责瞒报、谎报、迟报事故行为;
-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形成震慑。
五、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
-
企业需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
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落实隐患整改;
-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六、立即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
组织跨部门联合检查,重点排查重大安全隐患;
-
对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
严格执法检查,杜绝“宽松软”现象。
七、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
-
严格项目安全审查,未经评估或评估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批准;
-
加强对高危项目的监管,落实全过程安全监管;
-
建立项目审批与安全监管联动机制。
八、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资质行为
-
依法取缔非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行为;
-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打击合力;
-
严格处罚违法企业,维护市场秩序。
九、切实加强劳务派遣灵活用工安全管理
-
制定灵活用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用工单位责任;
-
加强对劳务派遣工的安全培训;
-
建立劳务用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动态管理。
十、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
-
严厉打击超限超载、非法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
-
建立“打非治违”长效机制,保持高压态势;
-
通过专项治理行动,消除安全隐患。
十一、坚决整治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
-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实现精准执法;
-
建立执法责任追究机制,防止责任下放;
-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升执法能力。
十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
完善监管执法机构设置,充实执法力量;
-
加强执法人员专业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激励执法人员履职尽责。
十三、重奖激励安全生产隐患举报
-
设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基金;
-
对及时发现重大隐患的举报人给予物质奖励;
-
建立举报信息保密机制,保护举报人权益。
十四、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
-
建立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联动机制;
-
在保障民生需求的前提下,统筹推进经济复苏与安全监管;
-
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制定专项防控方案。
十五、强化安全风险源头治理
-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
加强对新兴业态、新领域的安全监管;
-
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及时调整监管策略。
以上措施需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及企业要层层传导压力,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