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16%,个人8%
养老保险的缴费结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具体比例和差异如下:
一、缴费比例标准
-
单位缴费比例
-
全国统一标准 :2025年及之后仍为职工工资总额的 16% ,用于建立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保障当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
地区差异 :部分城市(如一线城市)单位缴费比例可能超过20%,而二三线城市多在15%-20%之间。
-
-
个人缴费比例
- 统一标准 :8%,从职工工资中直接扣除,进入个人账户,作为退休后的个人养老金。
二、缴费基数与金额计算
-
缴费基数范围
-
下限 :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
-
上限 :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
-
实际操作 :若工资低于最低基数按最低基数缴费,高于最高基数按最高基数缴费。
-
-
缴费金额示例
-
月工资5000元,当地社平工资7000元:
-
单位缴费:5000元 × 16% = 800元
-
个人缴费:5000元 × 8% = 400元
-
总缴费:1200元。
-
-
三、资金流向与用途
-
单位缴费
- 全部进入 统筹账户 ,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及未来养老金储备。
-
个人缴费
- 全部进入 个人账户 ,退休后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约30%-40%个人账户养老金。
四、两种参保方式差异
参保方式 | 单位缴费比例 | 个人缴费比例 | 总缴费比例 | 养老金差异 |
---|---|---|---|---|
单位参保 | 16% | 8% | 24% | 无直接差异 |
个人参保 | 无(或20%) | 8% | 28% | 每月多缴12%费用 |
注意 :个人参保(如灵活就业者)总缴费比例(28%)比单位参保(24%)高4%,但个人账户养老金仅为统筹账户的30%-40%,实际退休待遇可能更低。
五、总结
养老保险通过单位和个人的分担机制,既减轻了个人经济压力,又确保了养老金的统筹性。了解缴费基数、比例及差异,有助于合理规划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