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三个结构调整是指优化药品收入占比、住院收入占比以及投入产出比的管理策略,其核心目标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院公益性并保障可持续发展。
-
药品收入结构调整:通过降低药品收入在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理想值≤28%),减少“以药养医”现象,提高医疗技术含金量。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处方监管、打击商业贿赂,并推动新技术应用,实现从“以药养医”到“以医养医”的转型。
-
住院收入结构调整:提升住院收入占比至80%以上,反映医院诊治大病重病的能力。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优化医疗设备配置,同时通过细分科室、加快病床周转率,确保住院服务与门诊收入同步增长,满足群众高层次医疗需求。
-
投入产出结构调整:科学评估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缩短回报周期。重点控制无效投入,优先支持能提升诊疗水平或社会效益的项目(如智慧医院建设),并通过绩效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避免盲目创收。
总结:三个结构调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抓手,需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政策联动,最终实现公益性、技术价值与运营效率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