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耕地质量与产量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稻谷补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区别体现在补贴目标、对象、标准及实施方式等方面:
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
补贴目标
旨在通过经济激励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支持劣质耕地、退化耕地及农荒地复耕,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
补贴对象
-
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含家庭农场、合作社等)。
-
需满足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的责任主体。
-
-
补贴标准
-
2024年各地标准差异较大,例如:
-
四川省简阳市为89.9元/亩;
-
云南省曲靖市为136.86元/亩;
-
内蒙古自治区为120元/亩(中央补贴);
-
2025年预计为75.60元/亩。
-
-
补贴资金直接发放至农户“一卡通”,跨村承包需单独申请。
-
-
补贴程序
- 村级登记、公示→镇街审核→县级抽查复核→资金发放,通常在每年6月底前完成。
二、稻谷补贴
-
补贴目标
通过价格补贴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稳定粮食生产,支持农业现代化。
-
补贴对象
-
市域内稻谷种植者(含普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
-
代耕代种或流转土地的实际种植者,需签订书面协议。
-
-
补贴标准
-
根据种植面积和种植类型计算:
-
非直播稻:50亩及以上120元/亩,50亩以下60元/亩;
-
直播稻:30元/亩。
-
-
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普通农户与经营主体发放渠道不同。
-
-
补贴程序
- 种植户申报→村级公示→镇街审核→县级复核→资金发放,通常在11月底前完成。
三、政策协同与差异说明
-
政策协同 :两者均属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体系,2016年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后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但目标转向耕地质量与产量双提升。
-
差异说明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侧重质量保护(如复耕撂荒地),稻谷补贴侧重产量保障(如最低收购价补贴)。两者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但侧重点不同。
建议种植户根据自身种植类型和政策细则,及时申报相关补贴。如需了解具体操作流程或当地补贴标准,可咨询当地农业农村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