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国家财政直接发放给耕地承包农户的普惠性补贴,旨在激励农民保护耕地质量、提升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其核心亮点包括:补贴对象覆盖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户(含流转后仍归原承包户);资金用途明确导向绿色生产(如秸秆还田、减化肥农药);发放标准因县而异,但严禁对撂荒或改变耕地性质的农户发放。
-
政策背景与目的
该补贴由2016年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合并而来(原农资综合补贴80%+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通过财政直补引导农民减少耕地污染、改善土壤结构,实现“藏粮于地”。例如,鼓励深松整地、畜禽粪肥还田等技术,对露天焚烧秸秆或抛荒者扣减补贴资格。 -
谁能领取补贴
补贴对象为耕地承包农户,即使土地流转,资金仍原则上发放给原承包户(除非合同另有约定)。但公职人员、非承包户种植者不纳入范围,畜牧养殖用地、设施农业用地等已改变性质的耕地也不予补贴。 -
补贴金额与发放
每亩补贴金额由各县根据年度资金总额和核实面积动态测算,全国无统一标准(如部分区域约101.6元/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到户,每年6月30日前完成发放,逾期无法补报。 -
农民需注意的禁区
若耕地出现全年抛荒、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如果树)、非农业建设占用等情况,将取消补贴资格。复耕后需重新申请,且需符合县级耕地质量验收标准。
总结:该补贴既是农民增收的福利,更是耕地保护的约束机制。农户应主动参与地力提升措施,避免因违规失去补贴资格,同时关注地方政府每年公示的具体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