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宣传内容主要围绕火灾危害、分类标准、防护措施及全民责任展开,旨在提高公众防火意识。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森林火灾危害
-
生态破坏 :烧毁植被导致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破坏水源涵养功能,引发生态失衡。
-
社会影响 :危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引发次生灾害。
二、火灾分类标准
-
按燃烧部位 :地表火(地面植被)、树冠火(树冠层燃烧)、地下火(土壤或根系燃烧)。
-
按危害程度 :一般火灾(1公顷以下或1-3人伤亡)、较大火灾(1-10人伤亡)、重大/特别重大火灾(10人以上伤亡)。
三、防护措施
-
自救方法 :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规范点火避险(如俯卧、迎风突围),避免与火赛跑。
-
“十不准”规定 :禁止烧荒、吸烟、野炊、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尤其注意林区用火安全。
四、全民责任
-
宣传与教育 :通过学校、社区活动普及防火知识,鼓励“小手牵大手”宣传。
-
法律法规 :明确禁止违规用火行为,发现火灾需及时报警。
五、典型案例
以凉山木里火灾为例,强调人为疏忽(如儿童玩火)引发的严重后果,突出“见火不报、不救”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