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学语文感悟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以“以学生为本”为核心,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激励,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成功。

1. 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

于永正认为,教育不是单纯的给予,而是唤醒学生的潜能与兴趣。他倡导从儿童立场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规律,让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本质。

2. 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总结的教学法包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一方法强调通过激发兴趣、培养感悟力、积累知识、迁移应用以及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 经典教学案例:认识苹果

在“认识苹果”这一经典案例中,于永正通过五课时的教学设计,将课堂延伸到实际生活。学生不仅参观果园、品尝苹果,还在课堂上通过说、写、演等方式,将所学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语文”理念。

4. 教学方法:朗读与感悟

于永正强调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方法,通过“悟其语、悟其义、悟其情、悟其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文的魅力。他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总结

于永正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的“五重教学法”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这种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深思与践行。

本文《于永正教学语文感悟》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810558.html

相关推荐

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具体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 ​结合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多媒体渲染等多元手段激活课堂,以知识传递与情感培养双轨并进​**​,最终实现学习效率与综合能力的双重提升。 ​​生活化场景导入​ ​ 运用生活展现情境法,将课堂内容与真实场景关联,例如教授《传统节日》时,通过展示春节鞭炮、中秋月饼等实物还原节日氛围,或组织学生回忆节日习俗进行讨论

2025-05-09 高考

于永正语文教学法特点

于永正语文教学法的核心特点可归纳为“五重教学法”,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以下是具体分析: 重情趣 强调情感与趣味融合,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并传递职业热情,通过朗读和设计趣味环节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师需深入理解教材情感并融入课堂,同时关注学生行为引导。 重感悟 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通过反复朗读和思考,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内涵,如概括段落大意、体会表达方式等

2025-05-09 高考

于永正的语文幽默教学

​​于永正的语文幽默教学将教育智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通过​ ​情境化互动、即兴机智和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高效学习。​ ​他的课堂案例证明,幽默不仅能化解紧张、激发兴趣,还能深化知识记忆,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情境创设与词语教学的趣味融合​ ​ 在《翠鸟》一课中,于永正通过“为什么叫翠鸟不叫绿鸟”的提问,引导学生联系“翠柳”“翠竹”的生活经验

2025-05-09 高考

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

于永正的儿童语文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生活化情境、兴趣导向 ‌,通过‌游戏化学习、读写结合、情感熏陶 ‌等方式激发儿童语言潜能。其核心理念是将语文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深度结合,打造‌快乐、有效、可持续 ‌的语言学习体系。 ‌生活化教学原则 ‌ 主张从儿童日常生活场景提取教学素材,如观察自然、家庭互动等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环境中自然习得语言表达。课堂常采用角色扮演、实物观察等活动

2025-05-09 高考

题目设计的心理学原理

题目设计的心理学原理主要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旨在优化信息呈现、降低认知负荷并提升学习效率。以下是核心要点: 认知负荷理论 通过简化题目结构,减少信息冗余,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例如,将长题目拆分为短小段落,避免复杂表述,确保学生能快速理解要求。 信息加工理论 强调信息呈现的清晰性,避免模糊表述。设计时需提供明确提示和线索,帮助学生构建解题思路,例如通过分步引导、示例说明等方式。 学习心理学原理

2025-05-09 高考

于永正个人简介

于永正(1941-2017),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以语文教学改革闻名,其个人简介如下: 一、基本信息 出生地 :山东莱阳(京剧之乡) 职业 :曾任徐州市鼓楼区文教局教研室主任,代表作品包括《于永正文集》《教海漫记》等 教育背景 :196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二、主要成就 荣誉与称号 1985年: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州市劳动模范 1995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025-05-09 高考

于永正《儿童的语文》

于永正的《儿童的语文》是一部聚焦儿童语文教育本质的经典著作,其核心在于以儿童为中心,提出“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强调通过情感共鸣和实际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而非机械灌输。 儿童视角的教学理念 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应回归儿童的本真状态,教师需“变成小孩子”才能理解其认知特点。他反对成人化的教学方式,主张用生动的情境、故事和互动活动,让语文学习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

2025-05-09 高考

于漪名师教学思想

​​于漪作为新中国教育界的泰斗,其教学思想以“教文育人、树魂立根、仁爱之心”为核心,强调教师素养提升、民族精神培育及个性化教育,对新时代教育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 于漪的名师教学思想中,“教文育人”是其核心理论根基。她主张教育本质在于育人而非单纯知识传授,认为教师需以自身精神境界感染学生,提出“教师心中要有共产主义旗帜飘扬”与“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关键理念

2025-05-09 高考

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于永正的教学风格以“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体现了“儿童的语文”教育理念。 一、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是其教学风格的鲜明特点: 重情趣 :通过趣味性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重感悟 :强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而非机械记忆。 重积累

2025-05-09 高考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00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可总结为以下核心观点: 一、语文教学需坚守核心规律 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常”,需通过描红、仿影等系统训练,字如其人,强调师生互动与情感培养。 朗读需“范读+领读”,通过音乐化教学激发兴趣,低年级尤其要注重朗读训练。 二、教学应重情趣与情感 以“情”为核心,包括对学生的关爱、对语文的热爱,通过“微笑教学”保护学生自尊,挖掘闪光点,善待错误。

2025-05-09 高考

语文教学评价标准

语文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及效果五个核心维度展开,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素养提升与实践能力培养。以下是具体标准: 一、教学目标(20分) 三维目标融合 :符合课程标准,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可操作且贯穿教学全过程。 难易适度 :难易程度适合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努力可达成目标。 二、教学内容(20分) 内容整合 :紧扣教材,重点突出

2025-05-09 高考

于永正主要教育思想

于永正的主要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一本、三观、五重”**,即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强调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辩证统一,并通过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五大实践路径落实教育目标。 以学生为本(一本) 教育始终围绕学生发展展开,注重个体差异与需求,主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灌输者,课堂设计需贴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观融合 教师观 :教师角色从权威转向合作者

2025-05-09 高考

语文课堂互动技巧

语文课堂互动技巧的核心在于通过多样化形式(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多媒体应用)激发学生参与,结合教师引导与平等氛围营造,实现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多样化互动形式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情景再现深入理解文本情感(如《孔乙己》中人物演绎);小组讨论鼓励合作学习,通过拼图式任务(如解析古诗意象)提升批判性思维;多媒体技术(视频、音乐)则能创设情境,增强学习沉浸感。 教师引导与氛围营造

2025-05-09 高考

提升学生语文兴趣方法

‌提升学生语文兴趣的核心方法是:将学习融入生活、游戏化教学、鼓励创意表达、结合多媒体资源、建立正向反馈机制。 ‌ 这些方法能有效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 ‌生活化渗透 ‌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元素——超市标签、广告文案、路牌设计都可以成为识字和修辞的案例。比如让孩子记录"本周最有意思的对话",培养对语言运用的敏感度。 ‌游戏化教学设计 ‌

2025-05-09 高考

读书的好处举个例子

​​读书的好处显而易见:它能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缓解压力,甚至改变人生轨迹。​ ​例如,通过阅读《人类简史 》,普通人可以快速理解文明演变的宏观规律;而职场人精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则能系统性优化时间管理策略。这些实际案例证明,书籍是低成本高回报的成长工具。 ​​突破认知边界​ ​:书籍浓缩了人类智慧的精华。读《三体 》能激发对宇宙的想象力,而《穷查理宝典 》则传授跨学科思维模型

2025-05-09 高考

读书的十大好处

​​读书有诸多好处,不仅能拓宽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还能丰富情感、塑造品格等,让你在文字的滋养中实现自我成长。​ ​ ​​1. 增长知识​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涵盖历史、科学、文化等领域,助你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容应对生活挑战。 ​​2. 提升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书中内容,锻炼逻辑、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语言表达​ ​:接触多样化的词汇与句式

2025-05-09 高考

读书的好处优美句子

读书的好处可通过以下优美句子概括,涵盖智慧启迪、精神滋养、能力提升等多方面: 智慧与认知 "读书使人完美,思考使人深刻,交谈使人清晰"(强调阅读对思维的塑造)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体现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突出阅读的疗愈作用) 精神与情感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以自然意象比喻阅读的纯粹乐趣) "书卷多情似故人

2025-05-09 高考

读书的100个好处

读书的好处非常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好处: 提升认知能力 :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增强记忆力 :经常阅读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使大脑更加敏锐。 减轻压力 :阅读可以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帮助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 改善睡眠 :睡前阅读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注意力 :阅读需要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促进心理健康 :阅读有助于情绪稳定

2025-05-09 高考

读书读书的格言

读书是一种古老而永恒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启迪智慧、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正如名人所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以下是关于读书的格言及其启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的这句格言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它比喻书籍如同良药,能够治愈人的无知。这提醒我们,读书是自我提升的途径,通过阅读可以不断充实自我,避免因无知而迷失方向。 “读书破万卷

2025-05-09 高考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读书

开启智慧之门,成就多彩人生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读书,可以从以下核心角度进行阐述: 一、知识与认知拓展 打破认知局限 书籍是通向不同世界的窗口,通过阅读,孩子能跨越地域与文化的限制,了解多元观点和价值观,培养包容与理解。 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锻炼逻辑思维、判断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孩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个人成长与素养提升 内在修养与气质培养 书籍如春风化雨

2025-05-09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