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的《儿童的语文》是一部聚焦儿童语文教育本质的经典著作,其核心在于以儿童为中心,提出“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强调通过情感共鸣和实际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而非机械灌输。
-
儿童视角的教学理念
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应回归儿童的本真状态,教师需“变成小孩子”才能理解其认知特点。他反对成人化的教学方式,主张用生动的情境、故事和互动活动,让语文学习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如通过角色扮演、趣味朗读等方式调动积极性。 -
“五重教学法”的实践路径
- 重情趣:课堂设计充满趣味性,例如用游戏化任务引导学习;
- 重感悟: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讨论自主体会文本情感;
- 重积累:注重语言素材的日常积累,如背诵经典诗文;
- 重迁移:将课堂所学灵活运用于写作和表达;
- 重习惯:培养阅读、书写等长期学习习惯,奠定语文素养基础。
-
影响与启示
于永正的教学思想至今仍被广泛借鉴,尤其对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平衡知识传授与儿童心理需求具有指导意义。其著作提醒教育者:语文不仅是工具,更是滋养心灵的载体,需以尊重和热爱守护儿童的语文世界。
这本书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接地气”的范本,其核心理念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反复品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