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三师四十六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下辖的团场,位于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东南16.5公里处,以盛产高品质红枣闻名,兼具农业现代化与生态发展的特色军垦城镇。团场地理坐标为东经77°38′—77°53′、北纬38°40′—38°53′,总面积197.3平方公里,人口约4627人,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条件,打造了“兵团红”红枣品牌,并逐步形成棉花、林果、畜牧多元产业格局。
-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团场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最长可达15小时,适宜棉花、红枣等作物生长。北纬38度的特殊纬度带赋予农产品高营养价值,如红枣的维生素C和P含量居百果之首。 -
产业与经济特色
作为典型的林果团场,四十六团耕地面积4.925万亩,其中红枣种植占3.32万亩,棉花1.43万亩。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防草布等新技术,红枣品质显著提升,并出口加拿大等国际市场。近年还引入微藻工厂等新兴产业,探索沙漠资源的高效利用。 -
历史沿革与兵团精神
团场前身为1966年成立的前进四场和七场,历经合并、改制,1998年正式定名。早期军垦战士开荒造田,克服盐渍化等困难,逐步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职均收入从1980年代的千元跃升至2020年代的1.8万元以上,体现了兵团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 -
城镇化与民生发展
团部永兴镇通过兵地融合公路(如“连心路”)改善交通,辐射周边120万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住房、教育、医疗等设施完善,曾获“师级文明单位”称号,并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绿色城镇建设。
未来,四十六团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兵地融合,成为南疆地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发展的示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