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员完整的作业流程涵盖出乘准备、库内整备、旅客服务、运行中维护及终到交接五大环节,核心在于安全规范操作与人性化服务的精准结合。关键亮点包括:出乘前标准化培训、库内设备检查“零遗漏”、动态调整服务应对客流高峰、严格遵循“三品”查堵制度,以及终到“三不带”卫生标准。
-
出乘准备
列车员需提前休息确保状态,统一着装并佩戴标识,参加班前会议掌握列车时刻表及安全要点。携带台账资料、检查急救包等备品,列队出乘前由派班员确认工作指令。 -
库内整备
接车后执行“三查”:备品清点、设备功能测试(如消防器材、独暖锅炉)、卫生深度清洁。卧具按定员2.5倍配备,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厕所、锅炉房等区域锁闭前需完成异味清除与防冻检查。 -
旅客服务全流程
- 放客阶段:高站台放置安全渡板,悬挂警示带,验票同时筛查危险品,引导老幼优先上车。
- 运行中:动态整理行李架(“重不压轻”原则),每2小时巡视车厢,重点旅客“三知三有”记录;非集便器厕所到站前5分钟锁闭。
- 夜间作业:硬座车厢登记旅客去向,卧铺车熄顶灯开地灯,乘务员轮班坐边座值守。
-
技术性操作规范
塞拉门试开缝隙≤10厘米,茶炉水位每日3次检查,垃圾投放需扎口置于风雨棚立柱下。交接班时逐项签字确认设备状态,如独暖锅炉的“水满、炉清、温度达标”。 -
终到收尾
提前1小时启动终到作业,回收卧铺牌、锁闭厕所,全面清扫确保“无垃圾、无异味、无遗留物品”。站台立岗目送旅客,遗失物品移交列车长,卧具打包送洗前消毒分类。
列车员作业流程是铁路安全与服务的基石,标准化与灵活性并重才能应对突发需求。细节如车窗锁闭高度、垃圾投放位置等均需严格培训,而“微笑服务”“重点帮扶”等人文关怀则是提升旅客体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