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类,涵盖操作管理、设备故障、人员意识及外部因素:
-
操作管理不当
-
违反井控操作规程(如未检测油气上窜速度、盲目恢复钻进、关井延迟等),导致压力控制失效。
-
灌浆不及时或量不足,引发地层流体涌入井筒。
-
-
设备故障与维护不足
-
防喷器、节流管汇等关键设备失灵,无法有效承受井口压力。
-
设备未定期检测和维护,存在隐患。
-
-
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
员工对井控风险认识不足,存在“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现象(如简化流程、忽视警示标识)。
-
新员工操作经验不足,对特殊地层压力变化应对不当。
-
-
管理监督不到位
-
现场监督人员未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如未及时点火放喷、未组织应急演练)。
-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漏洞。
-
-
外部地质因素
- 地层压力异常(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未计算准确),或地层裂缝、断层等不可预见的地质变化,增加井控难度。
总结 :井控事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从完善操作流程、强化设备管理、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监督执行及科学应对地质风险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