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采集居民信息是否合法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原则。如果采集信息的行为超出必要范围或未履行告知义务,则可能构成违法。
合法性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社区在采集居民信息时,必须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明确禁止的内容。例如,未经居民同意,社区不得采集与社区管理无关的敏感个人信息。
正当性
社区采集居民信息需具有正当理由,如疫情防控、物业管理或公共安全等。若采集行为与上述目的无关,则可能被视为不正当。
必要性
社区只能采集实现管理目标所必需的最少信息,不得过度收集。例如,若仅用于门禁管理,则无需收集居民的详细生物识别信息。
法律后果
若社区采集居民信息的行为违法,居民可向个人信息保护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提示
居民在提供个人信息时,应关注社区是否明确告知采集目的、范围及存储方式,并有权拒绝不必要的采集要求。社区也应完善信息保护机制,确保居民信息的安全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