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并不等同于老赖,但老赖一定会被限高。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限高针对“暂时无偿还能力”的被执行人,仅限制高消费行为;而老赖(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因“故意不还钱”被纳入信用黑名单,面临更严厉的联合惩戒。关键区别在于主观恶意和惩戒范围。
-
法律性质不同
限高是法院对未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的消费限制措施,无论是否有偿还能力;而失信被执行人需满足“有能力拒不履行”“转移财产”等恶意逃避执行的条件,属于信用惩戒。 -
后果严重性不同
限高仅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高消费行为;失信被执行人除限高外,还会在**、招投标、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等方面受限,真正“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
解除条件不同
限高在履行义务后可解除;失信名单一般保留2年,情节严重者可延长至5年,且需主动履行义务或纠正行为才能提前删除。 -
适用对象差异
单位被限高时,法定代表人同步受限;但单位被纳入失信名单,法定代表人不会直接成为老赖(除非其个人同时为被执行人)。
总结:被限高者可能是暂时经济困难,而老赖属于法律认定的失信行为。若收到限高令,应积极履行义务或协商解决,避免升级为失信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