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术语的起源和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概念起源
-
最早提出时间
数字经济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1996年出版的《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一书中提出。该书系统阐述了互联网对商业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标志着数字经济概念的正式诞生。
-
后续发展
-
1995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始探讨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
1998年,美国商务部发布《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进一步定义了数字经济的基本框架。
-
二、全球发展脉络
-
早期探索阶段
-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商业化推进,数字经济概念逐渐进入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视野;
-
日本通产省1997年首次使用该术语。
-
-
政策推动与战略布局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推出数字经济战略,推动经济复苏;
-
2010年后,数字经济的受关注度显著提升,英国、欧盟等出台顶层设计。
-
三、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
政策导向 :中国自2019年起将数字经济纳入国家战略,2020年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目标;
-
经济地位 :截至2022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升至38.8%,成为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
总结
数字经济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作为系统性经济概念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始于1996年唐·泰普斯科特的著作。其发展历程与信息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及产业融合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