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余额不足时,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补缴,需准备身份证明、劳动合同等材料,且补缴时限通常为3个月内。若因单位原因导致断缴,单位需承担滞纳金;个人补缴需注意缴费基数和次数限制,避免影响社保权益。
-
补缴条件与时限
个人补缴需满足法定退休年龄前(男60岁、女55岁),且仅能补缴近3个月的欠费,每年限补缴一次。单位原因导致的断缴可追溯更长时间,但需提供工资流水等证明材料。灵活就业人员可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但需符合地方政策。 -
操作流程
- 线上补缴:登录当地社保官网或APP,进入“补缴”模块,按提示填写信息并缴费。
- 线下补缴: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劳动合同等材料,前往社保局窗口申请,审核通过后现场缴费。单位补缴需额外提供营业执照、员工名册及公章。
-
材料清单
个人需准备身份证、社保卡、工资支付凭证;单位需补充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社会保险补缴申请表》等。若补缴超过36个月,部分地区要求法院或劳动监察部门出具的证明。 -
注意事项
- 滞纳金计算:单位欠缴每日加收0.05%滞纳金,个人补缴无滞纳金但需一次性缴清。
- 权益影响:断缴超3个月可能影响医保报销,养老缴费年限不足需延长缴费或一次性补足。
及时补缴可确保社保连续性,建议优先通过线上渠道办理,若遇复杂情况(如跨省补缴、单位争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