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小憩,请重试
国家保护等级划分
相关推荐
鲎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二级 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体信息如下: 保护级别 鲎(中华鲎)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法律依据 2021年2月5日,经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鲎科动物(包括中国鲎、圆尾蝎鲎)升级为二级保护。 保护现状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数据缺乏(DD)状态; 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
动物等级保护分为几个级别
我国动物等级保护主要分为国家一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涵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及“三有”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代表濒危程度最高、种群数量极少的物种,如大熊猫、华南虎等。法律严格禁止捕杀、交易,栖息地保护力度最大。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包括亚洲象、黑麂等濒危程度较高的物种,允许科研或特殊用途的利用,但需严格审批
国家1-5级保护动物
中国国家1-5级保护动物是依据濒危程度和生态价值划分的法定保护物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如大熊猫、华南虎等面临最高级别保护,而省级保护动物则涵盖区域性珍稀物种。 以下分点解析其核心内容与保护意义: 分级体系与代表物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滇金丝猴、朱鹮等极度濒危物种,严禁任何形式的捕杀与交易;二级保护动物如穿山甲、黑熊等需严格管控猎捕;三级保护动物(如豹猫
国家一到十级保护动物
根据现有资料,中国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级别主要分为 一级至三级 ,其中一级为最高保护等级。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分类: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34种) 大熊猫 中国特有,以竹子为食,被誉为"活化石",现存约2000只。 金丝猴 中国特有,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现存约3万只。 扬子鳄 中国独有的鳄鱼品种,现存仅15只野生个体,属濒危爬行动物。 朱鹮 中国最稀有的鸟类之一,现存约5000只
动物等级保护5个级别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分为五个等级,依据物种的濒危程度、生态价值及特有性进行划分,其中一级保护动物(如大熊猫、东北虎)受法律保护力度最强,五级相对最弱。 这一分级体系旨在科学平衡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关键亮点 包括:法律明确禁止买卖保护动物 、不同级别对应不同量刑标准 ,以及分级管理兼顾物种恢复与可持续利用 。 一级保护动物 代表极度濒危或中国特有物种
ip防护等级国家标准表
IP防护等级国家标准表是依据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制定的,用于明确电气设备防尘防水能力的等级划分。 其核心亮点包括:两位数字编码系统 (第一位防尘/异物,第二位防水)、数字越大防护越强 (如IP68为最高等级),以及国际通用性 (等同采用IEC 60529标准)。 编码规则解析 IP等级由“IP”加两位数字组成:
等级保护2.0标准内容
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以《网络安全法》为依据,覆盖更广泛的信息系统及基础设施,形成“安全通用要求+安全扩展要求”的标准体系。以下是核心内容: 一、核心标准构成 基础性文件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明确基本原则、管理机构及责任主体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强制性标准,规定不同等级的安全要求 《实施指南》:涵盖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测试等全流程实施方法 分级与对象扩展 分为5个等级
二级保护动物名单大全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是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涵盖230多种珍稀物种,包括小熊猫、黑熊、天鹅等典型动物,具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法律效力。 名录的法律基础与意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由国务院批准、林业部与农业部联合发布,明确区分一级与二级保护动物,两者法律地位相同但管理措施不同。例如,穿山甲、猕猴、藏酋猴等均被列入二级保护范围
信息安全专业专升本可以报什么
信息安全专业专升本可报考的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具体如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是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方向,涵盖计算机基础理论、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等,培养具备系统化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 网络工程 侧重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理论及工程实践,包括网络架构设计、网络安全运维等,符合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核心需求。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随着数据量的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