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类,主要依据物种的科学价值、濒危程度及其生态意义。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定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指濒危程度高、生态地位重要、科学价值显著的野生动物。
  • 特点:这些物种数量稀少,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禁止猎捕和买卖。
  • 数量:根据2021年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有234种和1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定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指濒危程度较低、但仍需保护的野生动物。
  • 特点:这些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一定作用,其保护措施相对一级保护动物较为宽松。
  • 数量:在2021年的《名录》中,共有746种和7类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三、法律保护措施

  • 禁止猎捕和买卖: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严格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猎捕、买卖或运输。
  • 违法处罚:非法猎捕、交易国家保护动物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罚款和刑事责任。

四、生态意义

  • 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保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生态平衡:这些动物在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保护它们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五、公众参与

  • 提高意识:公众应了解国家保护动物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 举报违法行为:如发现非法猎捕或交易国家保护动物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总结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的划分和严格的法律保护,不仅体现了我国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也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维护提供了坚实保障。公众应增强保护意识,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

本文《国家保护动物等级》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860121.html

相关推荐

国家保护动物分几级

一级二级 国家保护动物分为 一级和二级 ,具体分类及保护依据如下: 一级保护动物 定义 :数量极度稀少、生态价值极高或面临极高灭绝风险的物种。 - 代表物种 :大熊猫、金丝猴、中华鲟、白鳍豚、雪豹、中华秋沙鸭(“鸟中活化石”)。 - 保护依据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 二级保护动物 定义 :数量稀少或生态、科学价值较高的物种。 -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动物等级保护分为几个级别

我国动物等级保护主要分为国家一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涵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及“三有”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代表濒危程度最高、种群数量极少的物种,如大熊猫、华南虎等。法律严格禁止捕杀、交易,栖息地保护力度最大。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包括亚洲象、黑麂等濒危程度较高的物种,允许科研或特殊用途的利用,但需严格审批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国家1-5级保护动物

​​中国国家1-5级保护动物是依据濒危程度和生态价值划分的法定保护物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如大熊猫、华南虎等面临最高级别保护,而省级保护动物则涵盖区域性珍稀物种。​ ​ 以下分点解析其核心内容与保护意义: ​​分级体系与代表物种​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滇金丝猴、朱鹮等极度濒危物种,严禁任何形式的捕杀与交易;二级保护动物如穿山甲、黑熊等需严格管控猎捕;三级保护动物(如豹猫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压力表等级一览表

压力表等级是衡量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核心指标,常见工业用等级包括0.1级(最高精度)、0.25级、0.4级和1.0级(最低精度),不同等级适用于石油化工、制药、机械加工等不同场景 。 关键等级划分 工业领域常用0.1级(航空航天等高要求场景)、0.25级(制药、食品加工)、0.4级(汽车制造)和1.0级(建筑施工等低精度需求)。实验室则优先选用0.1级或0.25级精密压力表。 等级与误差关系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国家一到十级保护动物

根据现有资料,中国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级别主要分为 一级至三级 ,其中一级为最高保护等级。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分类: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34种) 大熊猫 中国特有,以竹子为食,被誉为"活化石",现存约2000只。 金丝猴 中国特有,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现存约3万只。 扬子鳄 中国独有的鳄鱼品种,现存仅15只野生个体,属濒危爬行动物。 朱鹮 中国最稀有的鸟类之一,现存约5000只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动物等级保护5个级别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分为五个等级,依据物种的濒危程度、生态价值及特有性进行划分,其中一级保护动物(如大熊猫、东北虎)受法律保护力度最强,五级相对最弱。​ ​ 这一分级体系旨在科学平衡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关键亮点​ ​包括:​​法律明确禁止买卖保护动物​ ​、​​不同级别对应不同量刑标准​ ​,以及​​分级管理兼顾物种恢复与可持续利用​ ​。 ​​一级保护动物​ ​代表极度濒危或中国特有物种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等保测评等级划分

等保测评等级划分 主要依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和一旦遭到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来确定,共分为五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安全性要求逐级递增。 1.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 基本要求 :用户自主管理、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 适用对象 :小型或非重要信息系统,如个人或小型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2.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基本要求 :在第一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系统审计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 适用对象 :涉及个人隐私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等级保护等级划分为

等级保护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从第一级自主保护级到第五级专控保护级,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安全保护要求和监管强度,确保信息系统根据其重要性得到相应的安全防护。 这种分级制度不仅帮助企业识别并实施必要的信息安全措施,同时也满足了国家法律对于网络安全的要求。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 适用于一般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受到破坏后仅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会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保护动物一共有几级

根据最新权威信息,我国保护动物等级划分如下: 一、国家保护动物共分四个等级 一级保护 :濒危程度极高、数量极少的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等,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杀、交易和利用。 二级保护 :濒危程度较高、数量较少的物种,如亚洲象、金钱豹、黑麂等,需限制捕猎、买卖等行为。 三级保护 :数量逐渐减少、濒危程度较轻的物种,如野猪、红鹳、鸳鸯等,需加强栖息地保护。 四级保护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等级保护制度分为几级

我国的​​等级保护制度分为五级​ ​,从第一级到第五级,保护强度逐级提升,分别对应不同重要程度的信息系统及其遭受破坏后的危害程度。​​第一级自主保护级​ ​适用于对公民权益造成轻微损害的系统,​​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则针对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核心系统。该制度通过科学分级实现精准防护,是网络安全领域的核心管理体系。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 ​:适用于一般信息系统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防护等级标准一览表

​​防护等级标准(IP代码)是国际通用的电气设备防尘防水能力评级体系,核心通过两位数字分别量化固体异物和液体侵入的防护能力,例如IP68表示完全防尘且可长期潜水。​ ​ 其分类逻辑清晰,应用场景明确,是工业设备、消费电子及户外设施选型的关键依据。 ​​数字含义解析​ ​ 第一位数字(0-6)代表防尘等级:0无防护,6级为尘密;第二位数字(0-9K)对应防水等级:0无防护,8级可长期潜水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鲎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二级 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体信息如下: 保护级别 鲎(中华鲎)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法律依据 2021年2月5日,经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鲎科动物(包括中国鲎、圆尾蝎鲎)升级为二级保护。 保护现状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数据缺乏(DD)状态; 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ip防护等级国家标准表

​​IP防护等级国家标准表是依据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制定的,用于明确电气设备防尘防水能力的等级划分。​ ​其核心亮点包括:​​两位数字编码系统​ ​(第一位防尘/异物,第二位防水)、​​数字越大防护越强​ ​(如IP68为最高等级),以及​​国际通用性​ ​(等同采用IEC 60529标准)。 ​​编码规则解析​ ​ IP等级由“IP”加两位数字组成: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等级保护2.0标准内容

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以《网络安全法》为依据,覆盖更广泛的信息系统及基础设施,形成“安全通用要求+安全扩展要求”的标准体系。以下是核心内容: 一、核心标准构成 基础性文件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明确基本原则、管理机构及责任主体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强制性标准,规定不同等级的安全要求 《实施指南》:涵盖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测试等全流程实施方法 分级与对象扩展 分为5个等级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1级保护动物有哪些

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划分的,受到严格保护的野生动物。截至目前,最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收录了234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昆虫类等。其中,典型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等,因其珍稀性和生态重要性备受关注。 一级保护动物分类 哺乳类 :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亚洲象、长江江豚等。 鸟类 :如朱鹮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保护动物有哪些措施

保护动物的措施主要包括立法保护、栖息地保护、减少污染、打击非法贸易和公众教育这五大方面。 立法保护 :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濒危物种进行法律层面的保护,禁止非法猎杀、捕捞和贸易。 国际公约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协调全球范围内的保护行动,限制濒危物种的国际贸易。 栖息地保护 : 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国家保护动物有哪些

一级、二级 国家保护动物分为一级和二级,具体如下: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共96种) 哺乳动物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雪豹、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朱睘鸟 印支灰叶猴(新发现,云南临沧地区频现) 马鹿、金雕(黑龙江等地) 鸟类 丹顶鹤、中华秋沙鸭 其他 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 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共160种) 哺乳动物 猕猴、黑熊、棕熊、豺、梅花鹿、黄羊、藏原羊、斑羚、岩羊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等保测评网站

等保测评网站是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的平台,旨在确保信息系统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通过全面的安全评估、专业的整改建议以及持续的技术支持 ,帮助企业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一、什么是等保测评? 等保测评是指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对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测评的过程,以确保其安全性达到国家标准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中国珍稀动物有哪些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珍稀动物,其中大熊猫、华南虎、朱鹮、藏羚羊等尤为著名。这些物种因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因素濒临灭绝,但通过保护措施,部分种群已实现恢复增长。​ ​ ​​大熊猫​ ​:中国“国宝”,野生种群从20世纪80年代的1100只增至近1900只,栖息于四川、陕西、甘肃山区。其黑白毛色和憨态形象成为全球生态保护象征。 ​​华南虎​ ​:中国特有虎亚种

2025-05-10 计算机类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