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销售和登记管理 :
-
禁止虚假宣传 :经销商不得向消费者作虚假宣传。
-
禁止非法拼装、改装、加装 :对电动自行车销售者未公示应当告知的基本信息,从事电动自行车拼装、改装、加装经营活动和驾驶拼装改装加装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等行为,将予以严厉处罚。
-
登记管理 :明确电动自行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包括初始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和注销登记,实现闭环管理。
- 通行和停放管理 :
-
佩戴安全头盔 :驾驶人和乘坐人应当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
禁止逆行、抢道、闯红灯 :通过立法治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逆行、抢道、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
道路规划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优化道路资源配置,制定并实施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通行道路、停放场所、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规划。
- 充电安全管理 :
- 充电设施 :推动充电设施由电网直接供电,要求电动车要实现明码标价、价费分离等,降低充电费用。
- 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
-
严格标准 :对电动自行车的电气安全、充电器安全和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无法生产和销售。
-
防篡改要求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防篡改要求,提升制动性能要求,减小车辆最大制动距离。
- 监管和执法 :
-
加强监管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
以旧换新 :延续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对个人消费者交售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合格新车的,给予以旧换新补贴。
- 其他规定 :
-
禁止无牌电动车上路 :无牌电动车不能上路行驶,一旦被交警查处,将被罚50元至500元。
-
禁止超标电动车上路 :多地要求超标电动车不能上路行驶,部分地区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超标电动车将不能上路。
-
禁止非法篡改 :对原有电动车进行改装,以达到速度更快、续航更远的目的,这种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属于违法行为。
这些规定旨在通过严格的标准和监管,保障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规范市场行为,减少交通事故风险,并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电动自行车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确保合法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