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雨季三防地面巡查表是确保矿区安全的核心工具,针对防洪、防排水、防雷电三大风险制定标准化检查流程,其关键亮点为巡查内容结构化、风险预警前置化、责任落实可视化,通过系统化排查隐患,降低雨季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地面排水系统排查
重点检查矿区排水沟、截洪渠是否畅通,检查井盖、沉淀池有无淤积;确认水泵、管道等排水设备运行状态,测试应急抽水装置响应速度;标记低洼易积水区域,评估水流路径是否影响生产设施或建筑物地基。
边坡稳定性与地表裂缝监测
对露天矿边坡、排土场及周边山体进行巡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塌陷或滑坡迹象;使用测绘工具记录地表位移数据,对比历史台账判断变化趋势;雨季期间需加密监测频率,发现异常立即设置警戒标识并启动加固方案。
供电及防雷设施检测
核查变电所、配电室屋顶防水及周边排水情况,避免雨水渗入引发短路;测试避雷针、接地装置电阻值是否符合规范,检查输电线路绝缘层是否老化破损;对瓦斯抽采站、炸药库等高风险区域实施双重防雷保护措施。
应急物资与避险路线核查
清点沙袋、挡水板、发电机、救生衣等防汛物资库存数量及有效期;明确紧急疏散路线指示牌完整性,确保逃生通道无杂物阻挡;组织模拟演练验证通讯设备在暴雨中的可靠性,更新应急预案中的人员联络清单。
巡查记录与整改闭环管理
采用电子化巡查表实时上传照片、视频及文字描述,关联隐患位置坐标与整改责任人;建立“检查-反馈-修复-复查”四步流程,通过系统自动推送预警提醒;月末生成分析报告,统计高频问题区域并优化巡查方案。
煤矿雨季三防地面巡查表需结合当地气象预警动态调整使用频率,巡查结果应与井下防治水措施联动。建议雨季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针对本年度暴露的风险点升级防护标准,同时强化全员安全培训,避免因地面隐患引发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