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驾驶机动车起步前需特别注意检查车辆状态、调整驾驶习惯并预判路况,关键操作包括:提前检查雨刮/灯光/制动系统、清除车窗雾气、观察积水深度、缓速平稳起步、避免急加速或急刹。以下是具体要点:
-
全面检查车辆安全装置
确保雨刮胶条无老化且刮水效果良好,避免视线模糊;测试灯光(近光灯、雾灯、示廓灯)是否正常,雨天能见度低时需及时开启;检查制动系统灵敏度,防止因湿滑路面制动距离延长导致事故。手动挡车辆需确认离合器配合度,自动挡关闭自动启停功能以防涉水熄火。 -
优化驾驶环境与视线
起步前擦拭车窗及后视镜,防止水汽凝结影响观察;若玻璃起雾,立即开启空调冷风除雾,避免行车中手动擦拭分散注意力。调整座椅和后视镜至**位置,确保对周围行人、非机动车有充分视野。 -
预判积水与路况风险
观察路面积水深度,若超过排气管或保险杠(约轮胎1/2高度),应绕行或等待救援。通过积水路段时挂低速挡(手动挡建议一挡或二挡),匀速通过避免水花溅入发动机。涉水后轻踩刹车数次,恢复制动片干燥性。 -
采用缓速平稳起步技巧
手动挡车辆慢抬离合至半联动状态,车身轻微抖动时轻给油,防止轮胎打滑;自动挡车辆轻踩油门,避免扭矩突增导致侧滑。上坡路段利用坡道辅助系统,保持转速在1500-1800转之间。 -
调整驾驶心态与习惯
雨天行车需保持比平时多50%的车距,预留更长制动距离;避免急打方向或频繁变道,减少失控风险。起步后先低速行驶3-5分钟,待发动机温度正常再加速。
总结:雨天起步的核心是“慢、稳、预判”,通过设备检查、环境优化和谨慎操作降低事故风险。若遇极端天气,建议暂停出行或选择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