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行车安全的核心在于“降速、控距、亮尾”三要素,避免急刹急转,警惕“水滑”现象,并优先保障人身安全。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
控制车速与车距:雨天轮胎附着力下降,制动距离延长,需将车速降至30-40公里/小时,并与前车保持2倍以上安全距离。突然制动易导致侧滑,应提前轻踩刹车。
-
平稳操作方向盘:遇到积水或弯道时,避免猛打方向。若发生“水滑”,握紧方向盘小幅修正,同时缓抬油门,待轮胎重新抓地后再调整。
-
减少变道与超车:暴雨中视线受阻,道路状况复杂,强行变道或超车风险极高。必要时需观察后视镜并提前开启转向灯。
-
正确使用灯光:及时开启近光灯、雾灯和示廓灯,提升自身可见性。能见度低于100米时开启双闪,但避免滥用远光灯影响对向车辆。
-
涉水技巧:积水超轮胎一半时不可强行通过。涉水前关空调、挂低挡匀速行驶,中途熄火严禁重启发动机,应弃车转移至高地。
-
特殊路段应对:山区道路注意滑坡警示牌,避开易塌方区域;土路行驶靠中间,避免路边塌陷。
-
行人避让:雨中行人视线和反应能力受限,通过路口时减速观察,避免溅起水花。
总结:雨季行车需提前检查雨刷、轮胎和灯光系统,规划路线避开积水点。牢记“安全第一”,遇极端天气及时停车避险,切勿冒险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