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驾驶机动车遇到行人时,正确的做法是减速慢行、主动避让、保持视线清晰并合理使用灯光,确保双方安全。雨水会降低能见度、延长刹车距离,行人动向易受干扰,驾驶者需提高警惕,避免意外发生。
减速慢行是关键。雨天路面摩擦力下降,轮胎抓地力减弱,急刹车容易导致侧滑或追尾。建议将车速控制在比晴天低20%-30%,尤其经过人行横道、公交站等行人密集区域时,提前收油减速至30公里/小时以下,留足应急反应时间。保持安全车距同样重要,与前车距离应为干燥路面的1.5倍以上。
优先保障行人通行权。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必须停车让行。雨天行人撑伞、穿雨衣时视线和听觉受限,可能出现突然横穿、低头快跑等行为。若遇积水路段,需观察行人动向,在距离积水区10米以上开始减速,避免溅起水花影响行人。必要时可停车让行人完全通过后再行驶。
提升车辆可控性需做到三点:一是及时除雾,开启空调除雾功能或外循环,确保前后挡风玻璃及后视镜清晰;二是正确使用灯光,阴雨天气开启近光灯,暴雨时配合前雾灯,禁止滥用双闪灯;三是关闭自动启停功能,避免涉水熄火后二次启动造成发动机损坏。同时检查雨刮器工作状态,确保刮刷频率与雨量匹配。
雨天驾驶的每个细节都关乎生命安全。牢记减速避让原则,提前预判风险,用规范操作体现对行人的尊重与保护。恶劣天气下,安全抵达比快速抵达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