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汛期基本常识主要包括气象特征、灾害类型、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气象特征与灾害类型
-
汛期定义
指因季节性降水、融冰或化雪导致江河水位显著上涨的时期,我国主汛期集中在7-8月。
-
常见灾害
包括雷雨、洪水、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其中雷雨和洪水是汛期最易引发的灾害。
二、安全防护措施
-
避雷防电
-
室内:关闭门窗,远离金属水管、灯具及电器,拔掉电源。
-
室外:避免在大树、电线杆下避雨,雷雨时蹲下双脚并拢,远离水域和金属物品。
-
-
防洪避险
-
不涉水过河,避开积水路段;若遇洪水,迅速转移到高处或安全区域。
-
山区注意观察山势,发现泥石流前兆立即撤离。
-
三、日常防护建议
-
出行安全
-
雨天慢行,观察路面情况,避免涉水;骑行穿雨衣,急转弯时减速。
-
关注预警标志,绕行危险地段(如低洼地、积水井)。
-
-
居家防护
- 关好门窗,拔掉电器插头;雷雨时避免使用淋浴器或太阳能热水器。
四、应急准备与响应
-
熟悉学校或社区的应急转移路线,遇险保持冷静,避免冒险。
-
遇到电线落水、山洪等紧急情况,立即报警并远离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