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预警颜色等级根据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由低到高划分,不同级别对应相应防灾措施,其中红色预警可能触发停学、停工。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时,需根据颜色等级采取避险行动,确保安全。
蓝色预警通常表示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且持续。此时,公众需关注天气预报,检查排水设施,避免低洼地带活动,但一般不涉及停学停工。黄色预警意味着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且持续,可能伴随雷电、大风。此时学校可能调整户外活动,部分企业需提前做好防汛准备,但尚未强制停工。
当升级为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且持续),灾害风险显著增高。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可能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建筑工地暂停施工,公共交通或受影响。红色预警为最高级别,表明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已达100毫米且持续,极易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此时政府会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学校停课,非必要行业停工,市民避免外出,特殊岗位人员需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值守。
面对暴雨预警,公众需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结合预警颜色采取行动。低级别预警时以防范为主,高级别预警需严格执行停学、停工要求,避免冒险出行。预警解除后,仍要注意次生灾害风险,切勿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