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河道施工需以安全为核心,重点做好组织管理、隐患排查、应急准备三方面工作:成立防汛机构统筹协调,全面排查河道行洪隐患,备足应急物资并演练预案,同时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变化,确保人员设备安全撤离危险区域。
-
组织架构与责任落实
建设单位牵头成立由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组成的防汛机构,明确度汛目标和应急预案审批流程。逐级分解责任至具体岗位,如深基坑监测、排水设施维护等,并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 -
汛前隐患排查与工程防护
重点检查河道行洪面疏通情况,清除施工围堰、弃土等阻水障碍;加固边坡和基坑支护,防止雨水浸泡引发坍塌。临时设施需远离洪水淹没区,塔吊、脚手架等设备基础应垫高并压实。 -
应急物资与动态响应
储备抽水泵、沙袋、救生衣等物资,定期测试抢险设备可用性。建立24小时汛情监测机制,遇暴雨立即停止高空、焊接等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雨后需复查边坡裂缝、支撑结构变形等情况。 -
施工规范与生态保护
严禁向河道倾倒废弃物,破堤施工需报批专项方案并同步修复。优先采用低扰动工艺,保护堤防和巡河道路,确保防汛通道畅通无阻。
汛期施工需平衡进度与安全,通过科学预案和快速响应,最大限度降低洪水对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