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需结合地方实际,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快速响应、科学处置。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核心要点:
一、组织管理架构
-
指挥体系
-
成立以乡镇政府或村书记为组长的应急指挥小组,下设抢险、监测、后勤等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
部分方案强调与上级部门(如国土资源部、应急管理局)的协同联动。
-
-
职责分工
-
监测预警 :由国土资源协管员或专业队伍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及巡查。
-
抢险救援 :组织专业抢险队伍实施人员转移、临时安置及危险地段加固。
-
信息报送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上级汇报灾情、发展趋势及处置进展。
-
二、工作程序与措施
-
应急响应
-
采用“零报告制度”,强降雨期间每日上报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
-
一旦发生灾害,立即启动预案,开展人员撤离、临时避难所设置等工作。
-
-
抢险处置
-
制定“先转移后抢险”原则,优先保障受威胁群众生命安全。
-
配备必要的抢险设备(如担架、应急物资),并制定多场景处置方案。
-
-
灾后恢复
- 组织专家评估灾害损失,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包括基础设施修复、心理疏导等。
三、技术支撑与保障
-
监测预警系统
-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提高预警准确性。
-
物资储备与应急保障
- 储备应急食品、帐篷、医疗用品等物资,并明确物资调配机制。
四、政策依据与标准
- 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编制依据,确保方案合规性。
总结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需强化组织协调、科学监测和快速响应,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细化方案,并定期开展演练以提升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