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主要包括分层浇筑、施工缝处理、温控措施等核心要点,具体如下:
一、分层浇筑方法
-
分层原则
根据结构尺寸、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情况,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 - 全面分层 :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结构,逐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0.6~1.0m。 - 分段分层 :适用于厚度≤1.3m且长度/面积较大的结构,从底层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浇筑。 - 斜面分层 :适用于长度>厚度3倍的结构,沿高度均匀分段,每段宽度6m,减少内外约束。
-
施工缝处理
- 基础部位采用止水钢板,梁部设置抗拉锚固钢筋。 - 施工缝应平行于较小截面方向,上下层错开设置模板。
二、温控措施
-
入模温度控制
夜间施工或加冰降温,入模温度≤30℃,浇筑温升值≤50℃。2. 内外温差控制
养护期间温差≤25℃,采用蓄水养护+覆盖薄膜/草袋,养护时间≥14d,降温速率≤2.0℃/d。
三、其他关键要点
-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减少水泥用量,增加活性混合材料,降低水灰比,采用低水化热外加剂。2. 连续浇筑与振捣
采用“分区定点、一次到顶”工艺,确保上下层间隔≤6h,避免冷缝。振捣从底层开始,分层密实。
四、应急措施
若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4h),需在表面插梅花形12根短钢筋并覆盖保温材料,防止冻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