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十对关键肌肉的功能评估是康复治疗的核心依据,包括颈5屈肘肌、颈6伸腕肌、颈7伸肘肌、颈8中指屈指肌、胸1小指外展肌、腰2屈髋肌、腰3伸膝肌、腰4踝背伸肌、腰5伸拇长肌和骶1踝跖屈肌。这些肌肉对应不同脊髓节段,直接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与生活自理能力。
- 颈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控制肘关节屈曲,是完成抓取、进食等日常动作的基础。
- 颈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短肌):维持手腕伸展,为手部精细动作提供稳定性。
- 颈7伸肘肌(肱三头肌):主导肘关节伸展,影响推、拉等力量型动作。
- 颈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负责手指屈曲,是握持工具的关键。
- 胸1小指外展肌:反映手部功能全面性,影响复杂抓握能力。
- 腰2屈髋肌(髂腰肌):支配髋部屈曲,关乎坐立、行走的启动。
- 腰3伸膝肌(股四头肌):控制膝关节伸展,决定站立和步态稳定性。
- 腰4踝背伸肌(胫前肌):调节踝关节背屈,防止足下垂和跌倒风险。
- 腰5伸拇长肌:影响脚趾伸展,对平衡和步态调整至关重要。
- 骶1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提供行走推进力,决定蹬地动作效率。
总结: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需针对关键肌肉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早期评估与干预能最大限度恢复功能。结合物理治疗与辅助技术,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