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能量传递效率 通常为10%-20% ,但并非绝对固定,需结合具体情境分析。以下是关键要点:
-
基本定义与范围
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通常为10%-20%。这一数值反映能量在食物链中的逐级递减特性。
-
计算公式
$$ \text{能量传递效率} = \frac{\text{下一营养级同化量}}{\text{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times 100% $$例如,若第一营养级同化量为100,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20,则传递效率为20%。
-
实际应用中的变异性
- 环境因素影响 :在特定环境(如贫瘠海域或寄生虫关系)下,能量传递效率可能显著偏离10%-20%。例如,寄生虫与宿主间的传递效率可达70%,而某些湖泊中光合生物到浮游动物的传递效率可低至0.14%。 - 题目条件限制 :若题干未明确说明,通常按10%-20%计算;但若涉及最长食物链或特定计算场景,答案可能不同(如最高效率为20%)。
-
常见误解
需注意区分“个体间传递”与“营养级间传递”。10%-20%是统计意义上的平均传递效率,不代表单个捕食事件的绝对值。
总结 :能量传递效率以10%-20%为基准,但实际值受生态条件、食物链结构及题目要求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