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率和有效率是问卷调查中两个核心指标,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关系如下:
一、定义与计算公式
-
回收率
反映受访者对问卷的参与程度,计算公式为: $$
\text{回收率} = \frac{\text{参与调查的人数}}{\text{发出调查问卷的总人数}} \times 100%
$$例如:发出1000份问卷,回收800份,则回收率为80%。
-
有效率
反映问卷填写的有效性,计算公式为: $$
\text{有效率} = \frac{\text{有效填写数}}{\text{总参与人数}} \times 100%
$$例如:800份有效填写问卷,总参与人数800人,则有效率为100%。
二、核心关系
-
回收率是有效率的前提
有效率计算以回收率为基础,若回收率低于有效率要求(通常认为有效率需≥66.7%),则后续的有效率计算无意义。例如:
- 发出1000份问卷,回收800份(回收率80%),若有效填写650份,则有效率为81.25%。
-
两者共同影响调研质量
- 回收率不足 :可能导致样本偏差,降低调研结果的代表性。例如:小样本(如50份)可能无法反映整体情况,而高回收率(如90%以上)的样本更具普遍性。 - 有效率不足 :说明问卷设计或填写质量存在问题,需优化问题表述或筛选受访者。
三、实际应用中的权衡
-
可接受的回收率范围
学界对回收率的标准尚未统一,但普遍认为:
-
访问类问卷(如线上调查)的回收率通常较高(≥80%可接受);
-
邮寄或电话调查的回收率较低,需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建议≥90%)。 若回收率低于上述标准,需评估是否通过增加样本量、优化分发渠道或调整问卷设计来提升。
-
-
优先级建议
-
保证有效率 :优先确保问卷设计合理、问题表述清晰,避免因无效填写影响整体质量;
-
适度关注回收率 :在有效率达标的前提下,回收率可作为评估覆盖范围的辅助指标。
-
四、总结
回收率与有效率相辅相成:高回收率保障了样本量,而高有效率确保了数据质量。实际调研中需平衡两者,以获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调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