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架构+职责+疏散流程
火灾疏散预案的撰写需要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构,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组织人员疏散和应急响应。以下是撰写火灾疏散预案的详细步骤和要点:
一、总则
-
编制目的
阐述预案制定的目的,包括预防火灾、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及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
适用范围
明确预案适用范围(如学校、企业、商业场所等),并说明特殊场景的补充说明机制。
-
工作原则
遵循统一指挥、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的原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
-
指挥体系
-
总指挥 :单位负责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
-
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工作(如防火负责人、安全员等)
-
指挥小组 :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指挥与协调
-
-
职能分工
-
灭火行动组 :负责初期火灾扑救,使用消防器材控制火势
-
疏散引导组 :制定疏散方案,指导人员有序撤离
-
通讯联络组 :负责报警、信息传递及与外部救援力量对接
-
安全防护救护组 :处理受伤人员及提供医疗救护
-
后勤保障组 :确保消防设施、物资供应及现场秩序维护
-
三、火灾危险性分析
-
场所特点
描述建筑结构、可燃物分布、人员密度等关键信息(如学校学生密集、饭店易燃装饰多等)。
-
风险隐患
识别潜在风险(如电气故障、燃气泄漏、易燃气体爆炸等)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四、预防与预警机制
-
日常管理
-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排查隐患
-
建立防火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
-
预警行动
-
设立火灾报警点,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
-
通过广播、对讲机等方式及时通知人员
-
突发情况需立即切断电源、气源并报警。
-
五、应急响应流程
-
报警与初期处置
-
火灾初期由现场人员使用灭火器扑救
-
无法控制时立即拨打119,并向指挥小组报告
-
-
疏散实施
-
指导人员沿预定路线撤离,避免拥挤踩踏
-
关闭门窗、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
-
协同配合
-
灭火行动组与消防队对接,提供现场信息与支援
-
医疗救护组待命,及时处理伤员
-
六、后期处置与恢复
-
善后处理
-
统计伤亡人数,评估财产损失
-
协助保险理赔及事故调查
-
-
恢复运营
-
火灾扑灭后检查建筑安全,确认无隐患后恢复生产/教学
-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
七、附则
-
预案修订 :根据演练结果及法规更新定期修订
-
培训要求 :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
注意事项 :
-
液化气等易燃气体泄漏时,报警前需脱离现场;
-
灭火时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中毒、触电等意外;
-
预案需结合具体场所特点调整,确保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