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全国已有23个省份实行高考“3+1+2”模式,覆盖东中西部多个地区,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等首批试点省份,以及黑龙江、河南、陕西等后续推广省份。该模式通过“语数外统考+物理/历史首选+2门再选科目”的组合,赋予考生更多选择权,同时强化基础学科地位,总分仍为750分。
-
省份范围与批次
实行“3+1+2”的省份分三批推进:河北、辽宁等8省市为第三批(2021年首考),黑龙江、安徽等7省份为第四批(2024年首考),山西、河南等8省份为第五批(2025年首考)。目前,内蒙古、四川、云南等西部省份也已加入。 -
科目设计与赋分规则
- “3”: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为全国统考,每科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
- “1”:物理或历史必选1门,满分10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
- “2”: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2门,每科100分,按等级赋分后计入总分,确保公平性。
-
考试安排与志愿填报
考试时间通常为3天,6月7-8日考语数外,9日考选考科目。志愿填报实行“院校专业组”模式,本科批次合并,物理类与历史类分开划线录取,考生需根据选科组合匹配专业要求。 -
改革目标与优势
打破传统文理分科限制,12种选科组合兼顾学生兴趣与专业适配性。物理、历史的“二选一”设计突出基础学科作用,再选科目等级赋分减少难度差异对成绩的影响。
提示:考生需提前了解目标高校专业对选科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与职业规划科学选科,并关注本省考试院发布的等级赋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