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春节风俗融合了汉、藏、土、蒙古等多民族文化特色,主要习俗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冬至至腊月三十)
-
祭灶与扫房
-
除夕夜祭灶,男性主祭,供奉糕点、水果,祈求平安;
-
全家大扫除,贴春联、窗花,象征辞旧迎新。
-
-
饮食习俗
-
腊八节抢“腊八冰”(厚冰),献于佛前祈求丰收;
-
冬至吃“油搅团”或“炒酒”,寓意团圆与吉祥。
-
二、正月初一至初三(拜年)
-
走亲访友
- 民族间互赠礼物,汉族多拜年,藏族、蒙古族有“跳欠”(喇嘛舞)、“安昭舞”等特色仪式。
-
祭祖与供奉
- 藏族到寺院送新年、煨桑,蒙古族祭火神、挂经幡。
三、正月十六至正月十七(文艺活动)
-
灯会与社火
-
河湟地区跳冒火,塔尔寺酥油花灯会吸引游客;
-
走亲访友时表演社火(舞龙、舞狮、踩高跷等),风格独特。
-
四、其他特色习俗
-
贴钱马、打醋罈 :部分村落保留传统祈福活动;
-
蒙古族手抓羊肉 :除夕夜家庭聚餐常见。
注 :不同民族习俗存在差异,如藏族、蒙古族更注重宗教仪式,汉族则融合了民俗与现代庆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