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类危险品海运需严格遵守国际规则,核心要求包括分类识别、合规包装、专业运输和全程申报。这类危险品虽危害性较低,但涉及锂电池、干冰等特殊物品,运输中需重点防范环境风险与操作隐患。
分类与识别
第9类危险品是杂项危险物质,涵盖磁性物质、锂电池、医疗废物等。运输前需准确匹配联合国编号(如UN3077、UN3082),并依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规则)明确积载类(如D类)和隔离要求。例如,锂电池需绝缘防短路,干冰包装须耐压透气。
包装与标记
必须使用UN认证的专用包装,如钢瓶、防泄漏容器等。外包装需张贴清晰标签,包含危险类别标识、联合国编号及警示语。例如,医疗废物需密闭防污染,锂电池外箱需加贴防火标志。
运输与申报
仅限具备资质的船公司承运(如MSK、MSC),需提前提交危包证、MSDS等文件。装卸时轻拿轻放,避免震动;运输中实时监控温湿度。申报环节需向海事局和目的港提交《危险货物适运申报单》,并协调装卸流程。
安全与应急
运输人员需培训上岗,配备灭火器、防护装备等。若发生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如锂电池起火需用干粉灭火器扑救。不同类别货物需隔离存放,防止交叉反应。
合规与成本
费用包含海运费(普货1.3倍加成)、申报费(约500元/票)及特殊堆存费(如壹级危险品100元/20`柜/天)。违反规则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如中国《海上交通安全法》最高处罚20万元。
提示:发货前务必核对最新法规,确保文件齐全,并与专业货代合作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