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警示教育谈话记录是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手段,通过直面问题、剖析案例、强化纪律意识,达到“红脸出汗、警钟长鸣”的效果。其核心在于以案明纪、以谈促改,通过个性化、常态化的谈话机制,帮助党员筑牢思想防线,确保言行一致、清正廉洁。
-
明确谈话目的与流程
警示教育谈话需紧扣“问题导向”,提前梳理被谈话党员的工作风险点或思想动态,制定针对性提纲。流程包括开场强调纪律性、党员自我剖析、案例警示分析、整改承诺及后续跟踪,形成闭环管理。例如,针对基层“微腐败”风险,可结合具体岗位特点指出廉政隐患,避免泛泛而谈。 -
注重案例教育与实效性
谈话中需引用最新违纪案例(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问题),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代入感。例如,剖析节日收礼、公款吃喝等案例,明确“底线思维”,同时要求党员结合自身工作提出防范措施,避免“走过场”。 -
强化结果运用与长效机制
谈话记录需归档并作为党员考核依据,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严重问题移交纪检部门。定期开展“回头看”,通过回访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谈话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对分管廉政高风险领域的党员,可每季度进行专项谈话。
警示教育谈话不是“一谈了之”,而是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起点。党组织需将谈话与日常监督、制度完善相结合,党员则需主动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