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殖场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综合整理如下:
一、养殖场设立与规划
-
养殖场选址要求
必须符合《土地管理法》规定,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破坏耕作层和农业种植条件。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镇居民区等禁养区域内建设。
-
养殖证申请
使用国家规划的水域、滩涂需向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养殖证。
二、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
安全生产规范
-
禁止未经许可进入沼气池、化粪池等密闭场所作业;
-
严禁违规使用火种、电器及明火;
-
需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
-
-
污染防治要求
-
禁止向沼气池、化粪池添加油料、骨粉等易产生有毒气体物质;
-
依法处理畜禽粪污,禁止乱排乱放;
-
遵守《水污染防治法》,达标排放工业废水和养殖尾水。
-
三、生产经营管理
-
台账与档案管理
需建立畜禽粪污利用台账和养殖生产档案,接受主管部门监督检查。
-
技术规范与培训
-
遵循《畜牧法》规定,支持建立规模化养殖小区;
-
养殖人员需经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
四、法律责任与补偿
-
违法排放、污染环境或安全生产违规将面临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
-
因养殖活动造成土地破坏需负责恢复原状。
以上法律法规覆盖养殖场设立、生产运营、环境保护等关键环节,建议养殖场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