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消防知识安全常识的核心要点包括熟悉疏散通道位置、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禁止携带违规电器、建立火灾报警意识、定期参与消防演练。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校园火灾风险,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
疏散通道与逃生路线
每栋教学楼、宿舍楼应在显眼位置张贴消防疏散示意图,全体师生需牢记两个以上逃生出口位置。火灾发生时保持低姿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乘坐电梯。走廊、楼梯间严禁堆放杂物,确保通道24小时畅通。 -
灭火器材使用规范
常见干粉灭火器使用遵循"提、拔、瞄、压"四步法: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瞄准火焰根部→按压手柄持续喷射。实验室等重点区域需配备专业灭火毯,油类火灾禁止用水扑灭。 -
电器使用安全准则
学生宿舍严格执行"五不"原则:不使用热得快/电炉等大功率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不在床头使用充电设备、不覆盖电器散热孔、不将插排串联使用。教职工办公室应做到人离电断,定期检查线路老化情况。 -
火灾应急响应流程
发现火情立即启动"报警-疏散-灭火"三步机制:拨打119时需清晰说明校区位置、燃烧物质和受困人员信息;微型消防站人员3分钟内到达现场控制初起火灾;疏散时遵循"老弱病残优先"原则,避免拥挤踩踏。 -
常态化演练与培训
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员消防演练,重点训练防烟面罩佩戴、缓降器使用等技能。食堂工作人员需额外接受燃气泄漏处置培训,实验室管理员应掌握化学品火灾扑救方法。
校园消防安全的有效性依赖于日常预防与应急准备相结合。建议师生每月自查电器线路,班级设立安全监督员,学校每季度更新消防设施。牢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共同筑牢校园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