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充值游戏的钱能否全款退还? 关键结论是:不一定,需根据年龄、充值金额及监护人举证情况综合判定。 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可主张全额退款;8岁以上未成年人若充值金额明显超出其认知能力且监护人未追认,可要求退款,但通常按双方过错比例分摊责任,实际退费比例在30%-100%之间。
-
法律依据与年龄划分
根据《民法典》,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充值行为无效,监护人可要求全额退款;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若大额充值(如单次超50元或月累计超200元),需监护人追认才有效,否则可主张退款。法院通常结合充值金额是否与年龄、智力匹配来判定行为效力。 -
责任分摊原则
退款比例取决于双方过错程度:若游戏平台未落实实名认证或防沉迷措施(如未限制单次充值金额),可能承担70%-100%责任;若监护人未妥善保管支付密码或放任未成年人操作,可能自行承担30%-50%损失。例如,11岁儿童连续充值4万余元,法院判决平台因未有效拦截充值返还50%款项。 -
举证与**要点
监护人需证明充值行为由未成年人独立完成,如提供游戏账号实名信息、充值时段监控录像或未成年人操作记录。部分平台设有“未成年人退款通道”,优先通过客服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起诉,但需保留交易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据。 -
平台义务与防沉迷漏洞
游戏企业需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充值限额,若技术漏洞导致未成年人绕过限制(如免密支付或账号代充),平台需承担主要责任。2024年行业新规明确,未接入实名认证的系统需全额退款,但监护人协助绕过防沉迷的除外。
家长应主动监管未成年人游戏行为,关闭免密支付并定期检查账单;游戏平台需优化身份核验机制。发生纠纷时,及时收集证据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退费成功率与举证充分性直接相关。